屯读书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屯读书屋 > 给古人直播日常 >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26节

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26节(1 / 5)

薛皎奶奶这个年纪了,眼睛虽然有点儿花,耳朵却好得很,听见孙女和重孙女讲话,老人接了一句:“乖乖,可不是吃饱肚子,是不让人饿死。”

老太太是跟重孙女打交道太少了,不知道这是怎么一个好奇宝宝,她随口一句,薛珍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了:“为什么红薯和玉米是救荒的粮食,不吃大米和面呢?”

她记得以前在祖母身边,听见过谁家“给灾民施粥”,粥不就是大米煮的吗?

至于小麦,小家伙暂时只见过磨成面粉的小麦。

这个问题还没来得及回,薛珍缓了口气,继续问:“红薯和玉米我们现在不是也在吃吗?为什么叫它们‘救荒的粮食’。”

大伯母惊讶地看着薛珍,忍不住跟冯英说:“这孩子真聪明啊?”

大堂嫂也跟着点头,羡慕不已。

这才多大,思维清晰,逻辑性强,口齿清晰能说长句只能算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。

奶奶被问得懵了一下,下意识回:“产量高……红薯和玉米产量都高。”

薛珍:“土豆产量也高,阿公跟我说,土豆亩产三千斤到五千斤,高产土豆能达到八千斤,可是太奶奶刚才说,红薯亩产‘才三千多斤’,为什么土豆不是‘救灾粮’。”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人们惊呆了,薛皎忍俊不禁:“宝宝,土豆是‘救灾粮’啊,土豆、玉米、红薯就是三大救灾粮。”

[二丫一口两个饼:‘才’不是很少的意思吗?亩产三千多斤还嫌少吗?]

[天女娘娘保佑好收成:救灾粮都有三种,真好啊。]

[红薯和土豆亩产最低都有三千,不知那玉米亩产多少。]

[忧国忧民一书生:玉米和红薯我们都不知从何处来,那土豆倒是知晓来源于南美洲,若是朝廷能造船出海,或可寻得。]

[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:我记得之前好像听说,有大人提过。]

[逢考必过:提过,吏部侍郎李大人,上奏请求陛下造海船出海寻粮,听说遭贬了,不知道贬去了何处。]

[莫愁前路无知己:岭南。]

[陛下说李大人这么想出海,让他去岭南好好看看海。]

[……]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[李大人还活着吗?]

[天女教教主:陛下真的不买点赎罪券吗?限时十一折。]

[家财万贯:多少?]

[教主大人,你这折扣是不是有点问题。]

[天命在我:过了限时折扣,卖给陛下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